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茶叶新闻 > 白茶

我们平常说的秋白茶,究竟指的是哪些茶?

发布时间:2018-11-12 14:19:05

一般人通常以为,秋白茶里只有寿眉,其实这是个常识误区。

我们知道,牡丹和寿眉的标准,很简单。

一芽一、二叶采下来,就是白牡丹。

一芽三、四叶采下来,就是寿眉。

既然白牡丹和寿眉,是以芽头和叶片的数量,以及叶片和梗的长短来区分的。那么,为什么秋季不能有秋牡丹呢?

只要在合适的节气,请茶农按一芽一、二叶的标准采下来,薄摊日晒,它就是顶级的秋牡丹。

然而,要做出好的秋牡丹,并不易。

首先,制茶技术要求非常高。秋季天气热,日照强于春季,茶难做,一不小心,就把秋牡丹给晒焦了,像非洲黑人一样黑黑褐褐,那就不是秋牡丹该有的品相了。

唯有绿里带着砖红,微夹着土黄,才是秋牡丹的标准样子。

其次,采摘标准很严格。秋季采茶,大多数人以采寿眉为主,当采茶人习惯了采寿眉等级的茶,一采就是三四叶,要改变习惯采一叶二叶,是很难的。得不停地给采茶工人们强调再强调,在沟通上耗费的时间成本太多。

再次,损耗大。很多时候,茶农们采下来的茶,习惯性地还是按寿眉的等级来的,虽然可能叶片少了,但梗还是采很长,不符合牡丹的标准,只能在后期,就是晒干后烘干前,在挑捡阶段,多请一些工人,把长梗给折断,或者长梗的茶挑选出来。只留下短梗的,符合牡丹标准的精茶。

基于上述种种原因,普通的以商业利益为先的茶厂,不愿意做秋牡丹。成本高,利润薄。不如做秋寿眉,随便采采,随便晒晒,就能卖出去,不费心不费事儿,轻松赚钱。

这就是市面上,秋牡丹少,上好的秋牡丹更加少的原因。

因此,在排名的时候,我把秋牡丹排在第一位。

因其难得,因其珍贵。

秋分茶

立秋茶,是在立秋节前后采下来的秋寿眉的统称。

同理,白露茶、寒露茶,是在白露节与寒露节前后采下来的秋寿眉的统称。

那么,秋分茶,看官们便可以理解了,是秋分节前后采下来的寿眉的统称。

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。

到了白露节,由于昼夜温差大,太姥山上茶树的叶片,已经变厚了。有春寿眉叶片的1.5倍那么厚。增厚的部分,是满满的胶质,像年轻女孩子的脸,充满了胶原蛋白。

同时,为了抵御秋季的寒冷,秋寿眉的叶片长出了厚厚的蜡质层。

(2017秋分饼)

这些增厚的,变厚的部分,是未来陈化时,稠滑汤水和醇厚口感的源泉。

白露过后,更深的秋天,是秋分。

秋分时,天气更加冷了,草木更加枯黄,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枫叶荻花,秋瑟瑟。

秋分节气的夜晚,更冷了,S师傅家里都盖上厚被子了。

茶树们没有被子盖,只能靠自己,除了挤在一起御寒,它们白天愈加卖力地吸收阳光里的养分,依靠光合作用,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,把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强壮,内质更丰富,甜美可人。

是以,秋分时节的秋茶,比白露时节的秋茶,更加的拥有薄荷香,粽叶香,清甜感,鲜爽感——愈发冷冽的气温里,才会生出这样的茶韵。

而汤水的淳滑度,能点4颗星。

(2018日晒秋分茶)

(2018日晒秋分茶)

当然,秋分时节因为天气更冷,白天和夜晚都比白露又冷了一些,茶树们发芽的速度明显减慢下来,茶叶的产量嘛,自然是低了。

大多数时候,由于秋分茶的产量不高,又邻近白露,故而很多人喜欢把秋分寿眉与白露寿眉合并,打一个堆。

混到白露寿眉里,你便再分不清秋分与白露的区别了,那种清凉的薄荷汤,仿佛冬片般的粽叶香,只能混在白露寿眉的馥郁多变的张扬的甜花香里,成为尾调上那一点影子。

碧纱橱里的影绰情事。

霜降茶

寒露之后,便到霜降了。

降霜的季节,气候更冷了,茶也更少了。

能采的,都在秋分和寒露被采光了。

能坚持到霜降了还在生发的茶树,都是身强体健的。这要是放在人类,就是那种五年能生四个娃的体质。

也就是说,能采下来的霜降茶,都是饱满结实生命力旺盛的好芽头和叶子。
 

(2017霜降茶)

这意味着,霜降茶的品质,是很不错的,很值得期待的。

很优质的。

就像严寒的极地里生出的天山雪莲,方是极品。

然而,因为天气极冷,霜降茶,更加的没量。

  • 高品质 清承堂雨前龙井茶2019新茶
  • 施密特下课
  •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
  • 母子被推入铁轨
  • 陕西一水坝溃坝
  •  1/2    1 2 下一页 尾页

    本文: 我们平常说的秋白茶,究竟指的是哪些茶?
    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baicha/202296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
    上一篇: 白茶是什么茶?白茶有哪些?
    下一篇: 什么样的白茶才是性价比高的“口粮茶”?


  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

    Copyright © 2013 CnJiuCh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

    客服QQ: 3435465768342  沪ICP备19054002号-1 茶叶 热点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