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茶叶新闻 > 白茶

什么样的白茶才是性价比高的“口粮茶”?

发布时间:2018-11-12 14:32:41

口粮茶,顾名思义就是茶客们平时喝的最多的茶叶,但要说具体是哪一款或是哪一类茶,这就很难说出具体的产品。 白茶每发展一个时期,口粮茶的定义就会发生一次改变。口粮茶变迁的历史就是福鼎白茶市场发展的历史。

老茶客心照不宣的“口粮茶”,是说品质较好,口味浓淡满足需要,性价比高的适合作为日常消耗必需品的茶叶。一般这种茶叶做到了品质和价格的平衡,低劣的茶叶就算再便宜也不屑一顾,但是一两千金的茶王很明显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,当然也成不了老百姓杯中至爱的“口粮茶”了。

“口粮茶”的说法一般常见于老茶客口中,它的称谓夹杂有很多意味在其中,其中有夸赞和对品质的认可,也有性价比的权衡,它代表了普通消费者的价值观。

那么,什么样的福鼎白茶才符合“口粮茶”性价比高的标准呢?

(一)基本标准有哪些?

1、价格实惠

口粮茶,既然是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饮品,肯定不能是动辄上千一两的茶了,毕竟土豪也是“珍稀物种”。但是口粮茶的价格也没有严格标准,能被寻常百姓消费得起,并且让他们觉得“值”那就对了。

2、颜值中庸

作为口粮茶,对外形就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啦!口粮茶不管是条形的、卷曲的、甚至杂乱的,只要品质不错,口感符合自己的喜好,就不要要求太多。“颜值”这种东西,只能看看,又不能喝进嘴里,口粮茶还是多讲究对口味的中意度为上。

3、适口为佳

会把茶当做口粮的,多是资深的茶友和爱茶之人。许多资深茶友,对茶的口感还是有些要求的,不管你是要这茶口感甘醇浓郁,还是要味道纯正自然,亦或要求回甘有余,都是要求茶叶本身不能带着不该有的怪味,当然还要适合自己平时喝茶的口味才好,所以才会有句老话叫做“茶无最好,适口为佳”。

4、品质保证

对于诸多茶友来说,挑选一款茶,要确认它的品质是否真的好,除非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士,大多还是“凭感觉”喝茶的,那么一款信得过的口粮茶靠什么来保证它的品质呢?那就是“品牌”了。

与其花相同的钱买到没有质量保证的“原价”上千的茶品,倒不如找一家信得过的品牌了。虽然在茶庄里同样价格买不到它们最好的茶品,但至少质量是有保证的。

(二)如何区分面上白茶?

1、福鼎白茶的种类有哪些?

目前,市面上的福鼎白茶商品,大多数是按采摘原料分为4种。

白毫银针:采用福鼎大白茶、福鼎大毫茶树种的肥大芽头制成,色白如银,形状如针。毫香浓厚,滋味鲜爽。

白牡丹:采用福鼎大白茶、福鼎大毫茶树种的一芽二叶,二叶抱心,色泽灰绿。香气清纯,鲜甜甘爽。

寿眉:采用福鼎大白茶、福鼎大毫茶树种、福鼎菜茶、早逢春的用一芽三、四叶或无芽叶制成。香气纯正,滋味醇和。

贡眉:采用福鼎菜茶的一芽二三叶制成。香气纯正,滋味甘醇。

喝白毫银针,喝的是它的鲜爽,品的是它的香气;

喝白牡丹,喝的是它的鲜甜,品的是它的滋味;

喝寿眉,喝的是它的醇和,品的是它的厚度;

喝贡眉,喝的是它的甘醇,品的是它的甜度。

2、哪种白茶适合存老了喝? 

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或贡眉,采摘的原料是由嫩到老的,并不意味着越嫩越好,只是风味各异。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适合趁鲜喝。>

原料较粗老的寿眉,是最适合陈放成老白茶的,也就是平时常说的老寿眉、粗茶婆。

寿眉或贡眉芽少叶多,还带有一些茶梗。老叶和茶梗的内含物质更加丰富,非常利于转化。此外,茶梗还能给茶饼增加一些空隙,利于茶的呼吸,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,寿眉就这样随着时间慢慢变老。

3、老白茶和新白茶,到底哪个好?

新白茶叶色灰绿,滋味甜爽鲜美,香气中带着一缕草木的清新气息和淡淡的花香。

在储存的过程中,汤色变深变红,原本的一点生青气消失不见香逐渐演变成了荷香、枣香,甚至药香,滋味醇厚,口感饱满带甜。

新老白茶的口味相比较,各有特色,是没有高下之分的。老白茶的好,主要还是体现在茶性方面。

  • 高品质 清承堂雨前龙井茶2019新茶
  • 施密特下课
  •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
  • 母子被推入铁轨
  • 陕西一水坝溃坝
  •  1/2    1 2 下一页 尾页

    本文: 什么样的白茶才是性价比高的“口粮茶”?
    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baicha/202297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
    上一篇: 我们平常说的秋白茶,究竟指的是哪些茶?
    下一篇: 北方人理解的白茶是什么茶


  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

    Copyright © 2013 CnJiuCh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

    客服QQ: 3435465768342  沪ICP备19054002号-1 茶叶 热点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