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茶叶新闻 > 碧螺春茶

康熙御题“碧螺春”

发布时间:2013-09-18 15:14:11

       明清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由鼎盛而走向终极的阶段。这期间,由于清代几位皇帝对茶文化的推崇,使得团茶、饼茶逐渐边茶化,末茶几近衰落,而叶茶和芽茶开始成为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导方向。

清代康熙帝对“碧螺春”的题名,可以说是品味叶茶和芽茶成为世风时尚的一个标志。

据清代王应奎《柳南随笔》、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和《清朝野史大观》等书的有关记载说,“碧螺春”原是一种野生茶,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的石壁缝隙间,此茶清香幽幽,飘忽不散,时浓时淡,若有若无,于是,当地茶人用吴语惊呼道:“吓煞人香!”于是,“吓煞人香”又成了这种茶的士名。

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春,清圣祖康熙皇帝(爱新觉罗·玄烨,1654年-1722年)南巡到洞庭山,江苏巡抚宋荦派人购置了当地制茶名手朱正元精制的品质最好的“吓煞人香”进奉皇上。康熙皇帝品尝后,顿觉清香醇甜直透肺腑,好茶!但一听说这茶名叫“吓煞人香”,又觉粗俗不雅,于是很想给它重新取个名。

取个什么名字?

在文化上早已被“汉化”了的康熙皇帝非常熟悉古代的一些咏茶诗词,如苏轼曾说:“明月来投玉川子,清风吹破武林春”(《试焙新茶诗》),又如李清照说:“碧云笼碾玉成尘,留晓梦,惊破一瓯春”(《小重山》)。“武林春”也好,“一瓯春”也好,都是指代茶叶。

于是,康熙皇帝根据此茶色泽澄绿如碧,外形蜷曲如螺,恰好又在春天采制于碧螺峰上,欣然将它题之为“碧螺春”。

这一改,确实富有诗意,文雅得多,也贴切得多。“碧螺春”从此成为贡茶,当地官吏每年必采办朝贡进京。
  • 施密特下课
  •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
  • 母子被推入铁轨
  • 陕西一水坝溃坝
  • 德国绝杀荷兰
  • 本文:康熙御题“碧螺春”
    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biluochun/17961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
    上一篇:江南饮碧螺春
    下一篇:中国碧螺春之乡-苏州洞庭山


  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

    Copyright © 2013 CnJiuCh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

    客服QQ: 3435465768342  沪ICP备19054002号-1 茶叶 热点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