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茶叶新闻 > 红茶

60年代后武夷茶制作器具的变化

发布时间:2013-09-12 10:49:50

60年代后武夷茶制作器具的变化

来源:九茗茶茶叶知识网     发布时间:2013年02月10日

武夷茶历史悠久,据记载以来,武夷茶的制作工艺以传统纯手工为主。而后,茶叶需求量大,茶农们开始想法设法制造各种工具,代替人力。

武夷茶制作工具的创造

60年代,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,由手工揉捻改为使用自己设计的水力铁拐臂木桶揉捻机。1965年改用福鼎茶机厂生产的55型电动揉捻机。

70年代,崇安县茶机具逐步增多,有安溪产的35、30型揉捻机,崇安产的40型揉捻机、振动槽、凉青斗,松溪产的悬臂式80杀青机、12型自动烘干机,浙江产的512、516等型号烘干机。

70年代末,随着武夷茶叶产量的上升,初制武夷乌龙茶原有的“做青”机械已很难解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。经崇安一家茶叶公司多次试验、研制、反复改进,于80年代初制出做青机,继而生产90型、110型滚筒杀青机,解决大批量初制工艺的难题。


80年代中期,又发明了卧式、立式脱水机。武夷茶叶生产加工制作从此实现半机械,半自动化。

  • 施密特下课
  • 张艺兴为小猪庆生
  • 母子被推入铁轨
  • 陕西一水坝溃坝
  • 德国绝杀荷兰
  • 本文:60年代后武夷茶制作器具的变化
    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hongcha/2013-09-12/10602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
    上一篇:九个少数民族与茶相关的文化
    下一篇:大小赤甘干燥工序注意事项


  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

    Copyright © 2013 CnJiuCh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

    客服QQ: 3435465768342  沪ICP备19054002号-1 茶叶 热点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