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九茗茶茶叶知识网 发布时间:2013年10月19日
最早的庐山云雾茶以野生为主,随着人们的喜爱和市场的需求量成片规模发展,其与山僧息息相关。庐山云雾能够成就于如今的精品绿茶规模发展是开端。
庐山云雾规模化发展与佛教相关
庐山云雾,规模种植,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,与佛教关连。1934年庐山植物园成立后,便自庐山山麓五乳寺引种茶苗,购进茶籽,开辟茶园10余亩。但在此前,庐山云雾茶的栽培与制作,多赖庐山寺庙的僧人。正如陈三立在诗中所说,是“山僧往来踝胫穿,猩啼号虎豹前”的结果。“庐山云雾”茶的采摘,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后开始。尤其是清明之前所采的“明前茶”最为珍贵。此时大地刚刚回暖,茶芽非常稚嫩。
《庐山志》中廖雨《采茶谣》记录了“明前茶”的采制:“常年采茶早,今年采茶迟。四月寒风吹,石圃云根冻,护香香一丝……”。采回的嫩芽必须在当天进行处理,要经过刹青、抖散、揉捻、理条、烘干等多道加工工序。茶农加工一公斤成茶,大约需要十万多个鲜嫩的芽头。
本文:20世纪后庐山云雾规模种植的开端
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lvcha/2013-09-12/11603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上一篇:历史发展过程中庐山云雾茶所获荣誉
下一篇:回顾庐山云雾的发展历史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hinatea618 搜索关注中原茶城网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