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茶叶新闻 > 绿茶

清代紫阳茶年产量达1100万斤原因是茶马古道

发布时间:2020-03-24 20:27:59

  茶马古道的作用

  尽管一千多年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已经从陕西东移,而作为西北重镇的地位,陕西从未改变过,仍然发挥着军事、贸易、文化、外交的重要作用。这些社会发展文明演进之事物无不与道路交通相关。今天,我们谈论的是茶马古道,一条延续千年的军事贸易通道。比起14世纪就已经衰落的丝绸之路,茶马古道一直延用到近代,有着更加顽强的生命力。这条千年古道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当初茶马互市、安边抚民的初衷。茶马古道是一条和平之路,并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融、文化渗透的纽带。


  冷兵器时代的中国,东面与南面是遥不可知的海洋,而北面与西面的游牧民族包围着富庶的中国,与这些民族的关系决定了中原能否长治久安。战争对汉族来说不是个好主意,文化深厚的汉民族往往敌不过行军迅速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,即便是汉武帝能够将胡人赶到阴山以外,内忧加外患也随时会使整个帝国陷入危机。和平与边防是立国之本,在资源丰厚的中华大地上,只需保有五十年和平,富裕的生活便唾手可得。与游牧民族进行茶马互市无疑是一个英名的政策,既活跃了边贸,安抚了游牧民族的需求,又充实了边防的军马。所谓“一片绿叶换和平”,茶马古道的作用不言而喻。

  茶马古道带来的意义

  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不断交锋与融合。而中华民族正是在数千年的民族融合中形成的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仅中国北方就有一百多个少数民族,而现在全中国只有56个民族。早在唐朝,开国皇族李氏就被认为是鲜卑人后裔。今天的“汉人”身上流着远古各民族的血脉。现在的关中人大多是古羌人的后裔;安姓、支姓为大月氏后裔,富平县统计有4000多人姓“支”,均为大月氏后人;至今俄罗斯及新疆一带的民族称汉人为“克达伊”或“黑大爷”,意思是“契丹人”。羌、氐、鲜卑、契丹、匈奴……这些民族并不是消亡了,而是融入了大汉族的血统,与汉人成为一体,或者变成后来的蒙古族人。陕北榆林地区的人是民族融合的典型样本,跨越的地域更加遥远,他们甚至融合了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,这就是陕北人看起来更加白净、高鼻深目、漂亮英俊的原因。战争、贸易、统治都是民族融合的原因。茶马古道正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大通道。由于这条“古道”一直使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,至今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,在藏区康定、中甸一些茶马贸易重镇仍有陕西人后裔,他们早已扎根青藏云贵高原,那里已成为陕商后裔的故乡,“康定情歌”讲述了那些张家溜溜的陕西大哥们娶了当地的女子,住进藏民的帐篷。

  陕甘茶马古道与康藏、滇藏茶马古道共同构成了一张古代交通网,为明清以来西北边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如今,已经衰落的茶马古道在旅游行业崛起的年代,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,随着国人的人文意识不断觉醒,古道上的传说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人们聆听遥远的驼铃,探寻历史的奥秘。


  一片绿叶换来和平,数条古道化解风烟,茶马古道是古代政府成本最为低廉的安防国策。陕甘茶马古道在康藏茶马古道与滇藏茶马古道之前开辟,成为三条茶马古道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条。茶马古道是陕西交通文化的锦绣篇章,其走向、成因、兴衰却鲜为人知,今天为大家揭开那神秘诱人的面纱……
  冷兵器时代,中国的边患主要来自西方与北方的游牧民族。打仗,劳民伤财,且破坏民族感情,尤其是国家初定,人民需要调养生息,国家需要经济强国的时候,对于西北边患,统治者乐于谋求和平的怀柔方式。除了政治联姻以外,最为长久有效的是贸易安抚。其实贸易的需求自古就有,汉地产的茶叶有化解腥膻油腻的功效,是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,如果不能从正常途径得到,他们必以战争夺取。而游牧民族所产的良马又是汉人的重要军需物资,唐太宗李世民凭着六匹西域战马成为各民族臣服的“天可汗”。茶马交易早在唐代自然形成,陕西茶距离西北边关最近,自然成为交易首选。然而,最初的茶马互易只是商人的私人行为,真正由政府插手的茶马交易从宋代开始,宋代官府设有“博茶务”主管茶马交易。《宋史》有“汉中买茶,熙河易马”记载,汉中不用说在陕南,熙河即甘肃临洮。宋朝时,汉中年收购茶叶700余万斤,因茶叶贸易兴旺,与开封、成都并列为全国三大税收城市,其在经济上的支柱作用远远大于现代。


  三条古道安邦定国
  真正将茶马交易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的时候,是明洪武四年的事。朱元璋开国后的基本国策之一是控制天下武力,收了平民百姓家的菜刀不说,最重要的是将军需的战马控制在手中,这个海边长大的南方人用茶马交易的铁腕政策牢牢掌控了西北边防。官府垄断了紫阳茶区的经营,不许百姓贩运甚至饮用,只能用于官府交易良马。当时的紫阳茶区可是个大地方,包括今安康、汉中及四川万源一带。明政府设了三个茶马司主管茶马交易,一个在秦州(今甘肃天水),一个在洮州(今甘肃甘南),第三个是河州(今甘肃临夏)。于是,自明代起,紫阳茶区的茶叶全部运到甘、青、宁换取良马。陕甘茶马古道有三路,起点都是紫阳,分别通往甘肃、青海、宁夏三个方向。第一条路,从紫阳走水路到汉中,汉中设茶叶批验所检查出口茶叶的质量,维护茶马交易的信誉。从汉中进陇山翻越西秦岭,到甘肃两当县,再到徽县,最后到洮州。第二条路,从紫阳至汉中到略阳,翻过秦岭走甘肃康县、理县到秦州,最后到河州至青海。第三条路,从秦州走庄浪至宁夏。

  继陕甘茶马古道开通之后,朱元璋进一步延伸了这一政策,明洪武36年,开辟了康藏茶马古道,在四川黎元设茶马司,将川南五县雅安、天泉、明山、射洪、仰徕的茶运到雅安,压成茶砖,翻过二郎山送达康定,从康定用牦牛驮进理塘、巴塘,到昌都,最后运到拉萨。康藏茶马古道推动康定成为整个川南贸易的大驿站,而在这里做生意的多为陕西商人,陕商在明清两代垄断了康定的茶叶贸易,当时把去康定做生意叫做“闯泸关”。这是因为,从元代开始陕西行省就管辖着西康和川西草原,为陕商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区域。
  到了明中叶,统治云南的木亚吐司开辟了滇藏茶马古道。丝毛是云南西双版纳的“沱茶”产地,从丝毛开始装运茶叶,经漓江运到中甸(香格里拉),走昌都,再到拉萨。在这条贸易线路上,也有相当多的陕西人参与,直到现在,中甸有三分之一的人是陕西人的后裔。

  三条茶马古道各有小道关联,使它们形成茶马贸易的网络。从四川松潘灌县可直通河州,将陕甘茶马古道与康藏茶马古道连接。从康定又有小路可直通中甸,连接了康藏茶马古道与滇藏茶马古道。  强制官办的茶马交易发展到明中叶,政府将茶叶“开中”,允许商人贩卖,官办改为商办,道路更为繁荣,一直延续到解放初的1956年。清代康熙西征,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,而这时海洋强国崛起,国家的军事重点转为东南方的海防,茶马交易的边防作用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到了现代,1956年以后,因为公私合营的经济政策,加上现代公路铁路等建设发展,崎岖难行的茶马古道走向衰落。

  茶马古道交易的盛况

  那时候运输茶叶用的是骆驼队,骆驼在古代是最好的负重远行交通工具,一匹骆驼可驮运400到500斤物资,而马匹最多只能驮100斤。当时,一个驼队有十联骆驼,共100匹骆驼,一次可以运输5万斤茶叶。还有一种运输方式是人背,一名“骡夫”可背400斤茶叶,每走七步歇息一次,人的负重能力极强,运量可赶上一匹骆驼。明代紫阳茶区年产量115万斤,清代年产量1100万斤,几乎全部运到甘、青、宁交换马匹。明政府重修了万里长城加强了北方防线,沿长城设延绥镇、固原镇、西宁镇、宁夏镇等四个边镇,茶叶换来的马匹直接充实到这四个边镇中。
  繁荣的茶马古道驼铃声声已经逝去,今天仍然有迹可寻。2010年,在甘肃康县,发现一条20华里长的茶马古道,有一块明中叶立的石碑,上书“茶马古道”四字,在当时这条路已经有二百年历史,可称为“古道”。在天水还发现一处石板铺就的道路作为山上的台阶,被证明为茶马古道。从天水到庄浪的茶马古道多为黄土路。近些年,茶叶古道涉及的地域都重视对古道的研究和开发,期望这些早已休息的古道能为旅游业再出一把力。


  进身国际贸易通道  为什么陕甘茶马古道听起来不如康藏和滇藏茶马古道那么有名气呢?这里有三个原因。第一,陕南茶叶产量小,明代年产只有115万斤,不能完全满足茶马交易的需要,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会兴起另外两条交易路线的原因。四川是中国茶的根源,产量极大,康藏茶马古道一年的茶叶运量是4500万斤,而在北部中国,只有秦岭山中能产茶叶。第二,陕南茶叶多为绿茶,口味较清淡,不能满足重口味的游牧民族,他们更习惯喝红茶砖茶沏成的浓茶,于是,云南红茶、砖茶热销边地。第三,陕南茶为散装茶叶,不能压制为砖茶,不便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。


  针对这些不利因素,聪明勤奋的陕西人做了不少努力。茶叶的挤压技术叫做“团茶”,这一技术从印度、西亚、中亚传到中国。早在唐代,身处国家经济中心的陕西人就掌握了“团茶”技术,而砖茶的大规模应用则在明代。除了技术之外,陕西还有非常好的制茶水源,泾河水自盐碱地流出,含碱量大,口味苦涩,非常适合配置砖茶。明中叶,陕西人将湖南安化产的红茶运到陕西泾阳,压制成茶砖,也叫“泾阳青砖”或“黑砖茶”、“茯砖茶”,将这些深加工过的茶运上茶马古道,成为陕茶的又一个名牌。直到现代的1948年,湖南人才掌握了砖茶技术,陕西的砖茶开始衰落。

  因为茶叶产地和深加工的原因,陕甘茶马古道向东延伸到了湖南安化,向西最远到了新疆伊犁。这条更为长远的线路是这样的:从湖南安化装茶进入洞庭湖,下长江,入汉江,过两河口进入丹江,到达丹凤的龙驹赛水旱码头后,茶叶从船帮转到马帮、驼帮,翻过秦岭十八盘,过平河梁、月河梁,入蓝关,进西安,过了渭河到泾阳,加工成茶砖以后继续西运,走的是西安到兰州的西关道,经过十八马站,走十八天到达兰州。从兰州向西,出嘉峪关,进吐鲁番,到乌鲁木齐,再到伊犁出境,自此陕西茶商方停住了长途跋涉的脚步。清代,从湖南至中俄边界的这条运输线路,一年的茶叶运量是4000万斤。当然,这条两头延伸的茶马古道,其意义已不再是安防,而是扩展为一条国际贸易大通道。从这个角度看,陕甘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接轨,延续着欧亚贸易通道。
  • 铁路援建茗茶标准化加工让“万亩茶
  • 平南:美丽山水产出扶贫茶
  • 郭久彬:种茶制茶的能工巧匠 乡村脱
  • 百里莽山“茶”作裳——“十大精准
  • 岳阳县3家茶企60多个产品亮相第二
  • 本文:清代紫阳茶年产量达1100万斤原因是茶马古道
    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lvcha/272130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
    上一篇:紫阳茶马古道,东汉时期的丝绸之路
    下一篇:咱焕古镇富硒茶荣获陕西“十佳茶产业示范镇”


  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

    Copyright © 2013 CnJiuCh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酒茶网国内专业的酒茶叶知识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

    客服QQ: 3435465768342  沪ICP备19054002号-1 茶叶 热点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