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阳曾是陕西第一产茶大县。顶峰时紫阳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,产量占全省茶叶产量的一半,现在却分别仅占9%和6%。主要原因在于紫阳立地条件差、好田好地少、茶园产出低。根据这种实际情况,紫阳县决定不一味追求产量,立志做最优质的富硒茶,以卓越品质形成“蓝海效应”,放大紫阳富硒茶的竞争优势。紫阳茶叶发展改进对紫阳富硒茶文化起到了深远的作用。
紫阳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、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。这样的自然环境使紫阳县在发展茶产业上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,也造就了紫阳富硒茶“肥嫩壮实、色泽翠绿、栗香浓郁、醇厚回甜”的独特品质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,紫阳富硒茶已经发展成当地具有现代优势的主导产业。
现如今,紫阳县现有茶园22万亩,116家茶叶企业、12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,近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,其中省级龙头茶叶企业4家、市级龙头茶叶企业7家。紫阳县年产茶叶6282吨,综合收入41.8亿元,先后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、全国重点产茶县,并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茶叶类“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”。紫阳富硒茶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2018年,紫阳富硒茶区域品牌价值达77亿元。
紫阳茶品种多样,产品形成了“绿、红、白、黑”4大类40多个品种。其中,天然紫阳富硒茶的珍品为紫阳毛尖系列。茶叶芽叶嫩壮匀整,白毫显露,色泽翠绿,香气高长带花香,汤色嫩绿明亮,滋味鲜美、回甘,叶底嫩匀成朵,茶叶分翠峰、银针、翠芽三个等级。紫阳毛尖的硒含量非常的高,是我国非富硒地区茶叶平均含硒量的5倍,是国内外少有的特种富硒茶,具有很强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。
进入“十三五”,紫阳县在发展富硒茶产业上继续做足文章。县每年筹措4000万元支持茶叶产业重点项目建设,实施品牌培育营销、质量安全管控、生态基地建设、新产品研发、人才培养、茶文旅发展等系列创新行动。在紫阳县的规划中,到2020年,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、茶叶年产量达到1.2万吨、年产值超过18亿元,茶业综合收入将突破50亿元。
紫阳富硒茶文化“谁语陕域无好茶,唐次纲贡紫阳芽”。
本文:紫阳富硒茶文化发展
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tea/lvcha/272153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