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海南进贡的茶仅被皇室享用,对海南普通平民阶层而言,喝的大多是粗茶了,加工也没有那么精细,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。据1933年陈铭枢总纂《海南岛志》载:“茶,本岛向无人工种茶,一半所饮之茶,多仰给于外。本岛所产茶叶,皆采自野生茶树,而制法粗恶,色味不佳。其中最有名之茶,为五指山水满峒所产,树大盈抱,所制茶叶,气味尚清。”
民国初期国人对开发海南野茶资源有过设想。据1920年的《调查琼崖实业报告书》,“琼崖各属向鲜种茶之地,惟五指山附近一带产生天然茶树,干大盈抱……其茶色绝美,不逊龙井,每年产额值六七千元,由定安、万宁、陵水三属出口,惜土人不知种植,不谙制造,至令有望之茶业无由发达……苟能于此等荒山栽植各种茶秧,并往产茶各省招致茶匠从事制茶,不数年间,五指山一带必将成为产茶之名区也。” 但因战乱等原因,开发海南茶未能如愿。
20世纪50年代末,海南建立了红茶出口外贸商品生产基地,建有岭头、白马岭、通什、白沙、南海等农垦茶场,其中南海茶场生产的“远洋牌”CTC红碎茶,曾远销美国、新西兰、日本、法国、新加坡等18个国家和地区;截至1990年,海南农垦累计生产干毛茶6.36万吨,其中出口4万余吨,为国家创汇7000多万元,但鲜为人知。此后,随着国家外贸制度的调整,统购统销时代过去,海南茶不再出口,且需要自己面对市场,由红茶转绿茶生产,出现了更多市场主体,也使得更多人接触到海南茶,品味到海南好茶。
如今,一些有远见的海南茶企深入挖掘海南千年茶史资源,集采茶、制茶、研学、民宿、休闲于一体,依靠茶科技,走茶旅融合之路,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春风,戮力振兴海南茶业。
本文:回味千年海南茶
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news/282482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上一篇:湘茶逼近千亿产业目标 国家级龙头茶企已达6家
下一篇:英山茶园成“景点”茶山变“金山”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