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指山市水满乡方响村旁边的茶山。 张兆域 摄
文特约撰稿 龚梓
编者按
清明前后,正是采茶、制茶的极佳时节。海南岛的茶叶往往捷足先登,先于国内其他地区进入市场。海南茶历来享有盛名,并有着鲜为人知的“身世”。
“谁识炎州一种茶,天教灵产闼烟霞。”这里的“炎州”指的就是海南。
海南产茶历史悠久。汉末三国时期(220-280)的《吴普本草》引用《桐君录》“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,至苦涩,取为后茶饮,亦可通夜不眠”的记载,据《海南茶事》作者陈德新先生考证,书中提到的南方,指的正是海南,“瓜芦木”即海南大叶种茶树。
今天,让我们打开海南茶叶“图谱”,认识海南茶的魅力,走进海南茶人的世界。
很多人也许想不到,在漫长的中华茶史长河中,海南岛的茶叶已经走过一千多年的时光,并且与岛内外的历史文化名人结缘,被先贤们所享用,为乡贤们所称颂。
海南茶语
谁识炎州一种茶?
公元848年,唐名相李德裕贬崖州司户参军,连续贬谪,使61岁高龄的他身心倍受打击,体弱多病。《崖州志》记载:“天地穷人,物情所弃。亦无音书,无复书问。阁老(李德裕)智仁念旧,再降专人,兼赐衣服器物,茶药至多。”
西南农业大学特聘副研究员、云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、海南省茶叶学会(海南省茶叶协会)荣誉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德新在《海南茶事》一书中推断,这里写到的“茶药”正是海南岛先民常用的代药防病治病的野茶,因为此时的李德裕身居崖州,交通闭塞,能获得的保障极其有限,与长安生活不能相比,然而来自海南岛中部山地的野生茶能缓解他的病痛。
茶圣唐代陆羽称:“野者上,园者次。”经现代科学检测分析,海南野生茶内含物质茶多酚含量高达35~42%,氨基酸含量4%,茶叶含钴为0.5mg /kg,茶叶含钼0.09 mg /kg,保健作用明显。
本文:回味千年海南茶
文章地址:http://m.cnjiucha.com/news/282482.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
上一篇:湘茶逼近千亿产业目标 国家级龙头茶企已达6家
下一篇:英山茶园成“景点”茶山变“金山”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,或者搜索 cnfood365 搜索关注食品行业今日热点订阅号免费发布产品推广信息